医学奇迹?癌症晚期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,体内的肿瘤竟消失了
客厅中,62岁的陈大爷正安静地听着广播。两年前,他被诊断为肝癌晚期,辗转多家医院、反复治疗,肿瘤却始终没有明显缩小。全家本已做好长期抗争的心理准备。然而,半年前的一场“意外”让全家至今难以置信:陈大爷不幸感染新冠病毒,经历了十来天反复发烧、咳嗽,家人忧心如焚。
客厅中,62岁的陈大爷正安静地听着广播。两年前,他被诊断为肝癌晚期,辗转多家医院、反复治疗,肿瘤却始终没有明显缩小。全家本已做好长期抗争的心理准备。然而,半年前的一场“意外”让全家至今难以置信:陈大爷不幸感染新冠病毒,经历了十来天反复发烧、咳嗽,家人忧心如焚。
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肿瘤性疾病诊疗水平,促进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领域的规范化与同质化发展,2025年9月27日,由成都市抗癌协会主办,成都市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、四川友谊医院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“成都市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
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中惊艳亮相的mRNA技术,正将其威力转向癌症治疗领域,掀起一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革命。随着2025年过了四分之三,中国在mRNA肿瘤疫苗研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,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加速推进中,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老李今年62岁,十几年来身体一直硬朗,体检结果总让医生艳羡:血糖血压都在理想区间,连常见的“红灯”指标都没有。小区邻居忍不住问:“你是不是有什么养生秘诀?”老李笑笑:“也没啥,就是爱出去晒太阳,睡得踏实,饭吃得简单,心情也敞亮。”
晚上11点多,52岁的刘阿姨又失眠地翻来覆去。她最近几个月总觉得后背隐隐作痛,一开始以为是搬东西时闪了腰,找了小区按摩师傅按了按,没见好。慢慢地,疼痛变得反复无常,白天、夜里都折磨着她,止疼膏、热敷、电热毯都用上了,还是不见效果。
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,当内部出现问题时,会提前发出“求救信号”。这些信号可能看似微不足道,但若持续出现或异常强烈,可能就是重大疾病来临的征兆。学会识别这些信号,就能为健康争取更多时间。
I ntrinsically D isordered R egion(IDR,即无序结构域)广泛存在于蛋白质组中,至少一半的人类蛋白质包含IDR。在传统“功能依赖于稳定结构”的认知框架下,IDR由于无法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,长期被认为缺乏明确生物学功能而遭到忽视
王晓婷今年34岁,是浙江一家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。她每天穿梭在病房里,从清晨交班到深夜输液,忙起来的时候甚至连口水都喝不上。三班倒的生活,更是让她生活作息格外紊乱,加上在医院常年见惯了患者的生离死别,让她的心情几乎完全处于紧绷和压抑的状态。时间久了她也察觉
43岁的释慧宁,十年前在遭遇家庭巨变后选择削发为尼,在一座偏僻的寺庙中清修。平日里,她的生活看似规律:早课、晚课,诵经、打坐,偶尔帮着照料香客或管理斋饭。然而她有一个难以摆脱的坏习惯——长年喜欢用紧身的棉布裹胸,认为这样能让自己看起来更远离尘世的女性特征,减少
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,促进肿瘤基础、转化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,我们将于2025年11月20-23日在上海隆重召开第八届上海国际肿瘤内科学论坛(8th SIMOS)。本次大会旨在为全球肿瘤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、学习和合作的平台,共同探讨肿瘤研究的最
免疫治疗(IO)深刻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,这一切可追溯至2011和2014年:全球首个CTLA-4抑制剂伊匹木单抗(Y药)和首个PD-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(O药)相继获批,不仅开启了全新的治疗时代,也让背后的企业——百时美施贵宝(BMS)在全球肿瘤赛道确立了重
免疫治疗(IO)深刻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,这一切可追溯至2011和2014年:全球首个CTLA-4抑制剂伊匹木单抗(Y药)和首个PD-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(O药)相继获批,不仅开启了全新的治疗时代,也让背后的企业——百时美施贵宝(BMS)在全球肿瘤赛道确立了重
主持人:随着肝癌免疫治疗的普及,“激活自身免疫力抗癌” 的理念逐渐被大众熟知,但在实际认知中,却滋生出不少 “想当然” 的想法:有人觉得 “免疫治疗没副作用,比靶向药更安全”,有人认为 “只要用了免疫药,就能长期带瘤生存”。那这些想法到底正不正确?
主持人:随着肝癌免疫治疗的普及,“激活自身免疫力抗癌”的理念逐渐被大众熟知,但在实际认知中,却滋生出不少“想当然”的想法:有人觉得“免疫治疗没副作用,比靶向药更安全”,有人认为“只要用了免疫药,就能长期带瘤生存”。那这些想法到底正不正确?
根据1990—2019年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数据,此类疾病的标化发病率、标化患病率及标化伤残调整生命年(DALYs)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[1],尽管手术、放疗及化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预后,但许多患者接受治疗后仍需长期面对因治疗引起的严重副
但让她最开心的是,上次体检身体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,医生看着她的报告单都忍不住夸了一句:“真看不出您62岁了!”王阿姨也困惑:身边不少同龄人身体毛病一大堆,自己为啥能一直好好的?她忍不住追问医生,医生则神秘一笑:“其实,不容易得癌症的人,往往都具备相似的4个
2025年9月20日,由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主办,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承办的“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地区放射肿瘤学学术大会——头颈及神经肿瘤分会场”在成都空港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。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头颈及神经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,围绕头颈神经肿瘤
对于肿瘤患者来说,过节固然是喜庆的事,但维持身体的稳定和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!做好以下几点,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一个欢乐、祥和的假期。
“癌症一旦发现,就是晚期?”“切了肿瘤就万事大吉?”“不治疗,靠食疗也能活很久?”你或许没说过这些话,但你身边一定有人信。
这种颜色,看久了,会让人觉得整个世界都褪了色,只剩下一片空洞的白。